大学社团挑花眼?这份必备攻略大一新生快收好!
各位小19们,在大学里,为丰富日常的在校生活,每个学院都会有很多社团活动供大家选择。在琳琅满目的社团中,小编有一些建议想告诉你。希望,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。
新生开学,面对各种各样的社团,又新奇又紧张。社团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三种:
1.公益性社团:环保组织、支教组织等,这类社团的主要活动是进行环保宣传、支教、去儿童村或养老院当志愿者等等。参加这类社团的好处是:
①培养社会责任感,寻找心灵的寄托;
②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2.休闲型社团:这类社团纯粹是为了培养兴趣,例如乒乓球协会、羽毛球协会、骑行协会、摄影协会等等。参加这类社团就要看同学们自身的兴趣和经济能力了,因为参加这类社团活动是要AA制。参加这类社团的好处是:
①能培养兴趣,为将来的生活提供乐趣;
②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多个朋友多条路;
③如果成为组织者的话能够锻炼能力,为进入社会做准备。
3.学习型社团:这类社团包括英语角、考研组织、考证组织等等,参加这类组织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学习知识。让自身能力得到提高。
1.充分考虑社团的历史、活动的频率和影响力。
除了学生会、学委会之外,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学生社团产生,也有大量的社团不了了之。参加那些没什么固定活动,没有影响力的社团,纯粹是浪费时间,还减少了在其他有意义的社团崭露头角的机会。
2.充分考虑兴趣和未来发展。
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想锻炼的方向,选择相对应的社团,称之为有目的式选择。比如,你喜欢唱歌可以选择歌手队,你想学播音可以选择广播台,你对策划感兴趣可以选择策划部。
当没有明确目标时,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,喜欢什么,这时候但凡看到感兴趣的都可以去试一试,称之为广撒网式选择。
3.除了目的性选择社团以外,还有分类性社团选择。
比如,社团按等级可以分为校级社团、院级社团、系级社团、小社团等。社团按种类可以分为文学类、艺术类、学科类等。
以上方式均可挑选出你最终想进入的社团,面试可以多而面试,也可以精而面试,但最终选择的话,1~2个社团最为恰当。
1.选择不可过于草率 。
选择社团时,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,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,切不可草率。一些同学匆匆忙忙选了一个社团,呆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合,就很快放弃,可谓“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”,结果什么也没学到,还浪费了钱。
2.不可贪多 。
参加社团组织固然好,但其前提是不要与正常的学习相冲突。有的人觉得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,很有意思,就一连参加好几个社团,整天不是到这个社团开会,就是去那个社团值班,如此忙碌,难免顾此失彼,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学业,得不偿失。建议新生选择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、最擅长的社团即可,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。
3.功利性不可太强 。
抱着功利性的想法去参加社团是非常不可取的。有的学生觉得参加社团可以在每年的综合测评或品德考评时加分,从而获得诸如“社会工作奖”之类荣誉等;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社团中混个“一官半职”,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;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不参加社团,自己的经历太单调,将来的毕业简历上内容不够丰富……
参加社团工作到底为了什么?
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,从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、实践能力、自制能力、生存能力、填补某些性格上的空白,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,结识更多的新朋友。
1.自我介绍 。
自我介绍不宜过长,尽量控制在一分钟以内。自我介绍的内容要主次清晰,突出自己的长处。
面试前,准备好面试演讲稿,结合职务要求突出在此方面自身独特优势,强调自身上进求发展的决心,一般包括求职原因、求职的优势、对该职务的认识和提出的措施,最后重申个人的决心,呼吁面试官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。
自我介绍要注意好语速语调,最好能够脱稿并有感情的表述。最好能引起面试官的兴趣。
2.注意细节 。
履历简洁,字迹清晰。大部分社团在面试之前都会给一张申请表让你填写,而这份申请表就相当于一份展现你的简历,这是印象得分的第一步。正式面试时,注意服装仪表和礼仪,不一定非要正装,但一定要衣冠整洁,大方得体,显得干练。如果希望你的着装让面试官觉得舒心,最好用的办法就是穿与之社团文化相符的服饰。
比如进入学生会、院团委、党工委等较为正式的社团,就应该稍微穿的正式一点;进入街舞社、动漫社、DIY创意社等这类较轻松的社团,可以适当休闲、二次元一点。
3.态度真诚,切忌华而不实 。
微笑是最好的自我介绍,面试的时候的确令人紧张,但面试官更想看到你自信的笑容。面对面试官,目光平和扫视,并保持微笑。要真诚。对自己的情况如实回答,尽管有些地方你还不是很熟悉,但是依然要表明自己对社团的热爱和学习的意愿,争取面试官的认可。
4.耐心 。
面试其实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的活动。常规的社团的面试大约有三轮,有些比较大、正式的社团或者活动可能会有四轮,甚至五轮面试。不到最后一轮面试结束,都不能轻易掉以轻心、随便应付。越往后越耐心、越坚定、越信心。
转河南省教育厅